中小企业如何“机器换人”
来源:新产经 文 | 吴东华
一个人工的成本一年要五六万元,而一台机器人(20.620, -0.22, -1.06%)的成本需要十年或十年以上才能收回成本,这对于一些企业的确是个大问题。另外,一家企业年净利润5000万元,投资1000万元上马机器人还可以考虑,而一家企业年净利润只有300万元,上马机器人就比较困难了。
国内深圳、东莞一些大企业上马机器人几年后被迫关闭的时有所闻,这些企业有平板产品公司,也有鞋业公司,这说明“机器换人”并不一定就可以一劳永逸,如果做不到十年,很可能会导致投资成本没办法回收。
很明显,“机器换人”对于大企业是可行方案,毕竟能够生存十几年,可以拿回投资成本;可是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它们大多难以生存十几年,上马机器人很难收回投资成本。
很明显,这是一个令人很纠结的问题,上马机器人未必成功,但是可以延长企业几年的寿命;如果不上马机器人,企业就会马上倒闭。那么,面对机器换人的潮流,中小企业出路在哪?
笔者认为,应该走联合、合并之路。大多数中小企业通过抱团合并后,由于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可以引进技术人才、经济战略专家,开展市场研究、行业研究、同行研究、上下游研究、宏观经济研究,指引技术人才进行正确方向的技术突围,形成珠联璧合的局面,生产出创新产品,做到出奇制胜。
如果是纺织面料公司,通过这种珠联璧合后,可以进一步向服装设计、服装品牌、服装销售等方面拓展空间,这方面可以聘请服装战略专家进行指导。如果是快消产品、食品,需要通过颠覆性的销售创新、渠道创新、服务创新、品牌创新、营销创新、包装创新等,这些不是挖角(复制经验)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综合创新专家才能胜任。
如果是日用品如化妆品、灯具、小五金等产品,就需要形成O2O创新、品牌创新、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渠道创新、销售创新、融资创新等,很明显挖角人才依然无效,还是要依靠综合创新人才才能成功。
大多数中小企业合并后,还可以走第二条路,即上马机器人,替代人工。由于资本积累因合并而扩大了,另外资产总额也扩大了,资产总额的扩大是可以通过银行抵押贷款的,如此就可以购买机器人。
企业上马机器人的数百万投入,根据增值税发票是可以获得2.5%左右的地方政府补贴的。如此操作,就可以实现抱团上马机器人的目标。但是,企业能走几年还是个未知数,一般来讲,只要产品没有创新,走个三五年就会遇阻,此时机器人的成本未必能收回。
就算一台机器200万元,也需要四五年才能收回成本。但问题是上马机器人的公司大多数也就延续四五年的寿命,很明显,这条路依然不好走。如果能在这条路上引进技术创新人才、经济研究专家开展创新研发,那么,这条路就能走得通了。
以上主要是从同类产品抱团并引进技术创新人才、经济研究创新专家闯出的两条成功道路,我们还可以从产业链整合、改变产品通途、不同产品进行整合等角度,来创造一些新的发展模式,再考虑引进机器人,或者不引进机器人,走综合创新道路,这是第三条道路。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要想上马机器人,难度很大,即使实施机器换人最多也就延长三五年寿命,成本能否收回都是个问号。所以,中小企业应该引进人才,创新产品,在销售、渠道、品牌、包装、服务、营销、互联网+、020等方面实施综合创新,形成珠联璧合的尖端人才二重唱,如果不这样做,中小企业上马机器人很难成功。
TPM,点检,班组建设,管理能力咨询培训@左明军老师.微信:13808969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