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

【张孝桐】“点检”是当今企业最有效的设备管理方式

编辑:张孝桐 来源:装备保障管理网 2016-12-24 我要评论 浏览量:

宝钢设备的第二代点检试论点检是当今企业最有效的设备管理方式 1975年,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以后,就思考着:作为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没有强大的国力是不行的!于是,也没

宝钢设备的“第二代点检”——试论“点检”是当今企业最有效的设备管理方式


【张孝桐】“点检”是当今企业最有效的设备管理方式
 

1975年,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以后,就思考着:作为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没有强大的国力是不行的!于是,也没有走远,就在周边几个国家考察,一看一比,发现韩国、日本等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他们的原材料行业都比我们强,就决心要建设我国自己强大的基础工业!因此,宝钢应运而生。一代伟人邓小平英明预言: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
  
1978年12月23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第二天,宝钢工程在东海之滨打下第一根桩。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宝钢肩负钢铁强国的使命,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以坚实而铿锵的步伐,迈入了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行列。如今,已基本建成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工艺技术最先进的钢铁精品基地和钢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研发基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宝钢特色的国有企业发展之路。宝钢已连续多年进入世界500强,今年,(2016年)一季度,宝钢股份实现:产品销量561.6万吨、利润总额21.8亿元,位居国内行业最优。
  
宝钢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引进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企业。当时,在购入硬件的同时,再花8900万美元导入管理软件。为了不再走“计划经济时代传统企业”设备管理“四恢复”的老路,宝钢在投产前,专门组织了一支精干的队伍,派送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样板厂去学习,如何对这套先进的现代化的设备,实施科学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


非常荣幸地是:我也是被派遣去学习“设备维修管理方式”的三人小组之一。作为宝钢人,满怀深情地肩负着一种强烈要建好宝钢、报效全国人民和要努力的“三感(光荣感、责任感、紧迫感)”、要把如何实施设备“点检”,认认真真地都要学到手,回国后进行传播、兑现,近40年来,宝钢的设备管理方式得到了提升,加之以主辅分离、企业不办社会,率先实行五天工作制,打破八级工资制,都是对传统理念和体制的创新与突破。立足产品实际,宝钢探索了“集中一贯管理”的宝钢现代化管理体系、较早树立了用户服务理念,形成了与之配套的全面预算管理和“产销研”一体化运行模式、率先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体系和管理模式。


这里,把宝钢在“设备管理方式”上的改革,称之为设备的“第二代点检”。为了让大家对“点检”有形象地了解,用一位受到了样板厂和宝钢都认可的知名“点检-马育智”自述:在样板厂《怎样当好点检员》作为案例,详见如下:

 

在样板厂,怎样当好一个点检员。我的认识是:
 

一、点检员的任务和点检员应具备的条件:
 

1、“点检”工作任务:企业下属原料、烧结单元的仪表装备保障;

2、“点检”必须具备的条件:

a、  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

b、具有点检设备和维护设备的经验;

c、  必须熟悉设备,熟悉产品制作工艺;

d、具有做好相关部门协调工作的能力;

e、  具有对工作不断改进的进取心;

f、    具有勤奋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二, 设备对点检员的客观要求:
 

1.     保证产品作业设备的正常运转;

2.     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设备进行计划性维修;

3.     做好切合实际的备品和资材(备品配件+维修材料)的准备;

4.     通过对设备的点检,维修和改善,保持设备以最大限度的为企业产品服务;
 

三, “点检”工作的艺术性:
 

1.     按时间过程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
 

年有目标--- 按企业的总目标,订出自己的工作目标;

季有目标--- 主要完成那些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

月有调整--- 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日有重点--- 在保证半日现场点检的前提下,抓住当天的工作重点。
 

2.     按对内(操作、技术)对外(检修、物流)实施协调有关部门工作;
 

3.     按点检工作的轻重缓急,来平衡自己的工作;
 

4.     用“PDCA”不断推进点检工作的各个环节,以提高点检精度。
 

5.     通过PDCA不断循环方法,使检查点逐渐减少,使检查标准更切合实际,使点检方法更加科学,使点检周期逐步延长,使点检作业不断向操作点检转移,从而提高点检精度。用点检员有限的精力抓住点检工作的重要环节。

 

点检员的工作是周而复始的平凡劳动,做好这项工作同样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在样板厂对优秀的点检员,人们给予“神”的称呼,我当不了“神”,但我想当一名称职的点检员,我想我是能够做到的。


附   录:
 

样板厂(钢铁厂)的原料车间仪表点检员,一天的工作时间安排及作业内容:
 

一.  7:40 ~ 7:50
 

电话问讯操作侧,负责设备日常点检人员,昨夜,设备运转有否故障及今天产品操作设备的情况。
 

根据所了解情况,判断是操作不当还是设备故障,为当天的“不停产检修”,提供检修准备。更换工作服及班前相关的事务。


二.  7:50 ~ 8:00企业体操


三.  8:00 ~ 8::05
 

仪表检修部门,全体碰头会。内容:

1)预定工作事项

2)相互工作联系。


四.  8:05 ~ 8:15
 

点检工长与点检组员碰头会。内容:

1)在安全、点检,修理等问题上的分工预定;

2)相互在身体健康、生活设施或其他方面情况联系。


五.  8:15 ~ 8:40
 

检修工程碰头会。由操作侧原料车间领导主持,参加人有操作人员、工程责任者、中央机修或外协单位,地区仪表、检修三人全部参加。


会议内容:

1)检修工程内容,施工时间,施工者。

2)领发各种施工所需许可证.

3)确认工程联络员及试运转时间。


六.  8:40 ~ 12:00
 

半日“点检”,这是点检员每天工作主要任务和目标。

点检内容:重点点检和精密点检,以及早上电话中所了解设备情况进行点检。

点检范围:将原料、烧结地区仪表设备分成五个块。周一至周五每天点检一个块。


“五个块”划分情况:
 

 1)烧结场中与原料有关的仪表块;

2)烧结机系统仪表块;

3)原料场皮带秤(二分之一);

4)原料场皮带秤(二分之一);

5)原料场水道等其他仪表块。


七.  13:00 ~ 13:30

安排明天检修工程碰头会,由原料烧结的机修领导主持。


八.  13:30 ~ 16:20
 

办公室里,关于“点检”的管理工作。

内容:对外协单位检修工时计算、仪表检修的备品、计划准备;

点检日志记录、汇总各种有关技术资料以及自主管理活动。

试运转相关会:当天由工程试运转活动,要参加检查确认工程质量。


九.  16:20 ~ 16:30

交接班前后相关的工作,更换服等。没有需求可以下班。

 

围绕着企业产品作业线设备“点检”,宝钢还作了以下的几件事:
 

1、突破了一个设备管理的怪圈:
 

改革开放前,由于不设设备“点检”,且对设备管理也不善,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投产后一年,设备精度劣化;两年,控制系统失灵;三年,生产不出合格产品。设备的运行状态,由全自动进入到变为半自动;再由半自动变为手动;最后由手动变到瘫痪不动的怪圈,企业被迫进行设备“四恢复”,即恢复设备的完整;恢复设备精度;恢复设备的系统功能;恢复设备的整体性能,其后果是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国家三令五申:“宝钢工程”绝对不能步入此后尘,宝钢人从85.9投产开始就加强设备管理,经历了“安全、顺行、持续、稳定”的达标、达产阶段;提出销售额、利税、产量和合同完成率100%的阶段;按用户要求组织生产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阶段及精益运营、降本增效、提升领导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促进宝钢第二次创业,实现宝钢新一轮发展战略的阶段,近40年来,宝钢的产品作业设备,由于推进了“点检”,始终处于完全能满足产品的需求。
 

2、改变了一个设备管理的旧习:
 

当今,许多企业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特别是习惯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设备管理模式没有足够的反思,其后遗症是分工太细,表现在:企业产品制作运行时是采取“重生产、轻维修”的安排,生产系统是不管设备维护,设备系统是只管“设备完好”,企业内形成了:生产系统和设备系统两大板块分段管理的现实;为了赶制生产任务,不惜牺牲设备为代价,拼设备的现象比比皆是;企业有了成绩是归生产部门的、有了问题是属于设备系统的。
 

宝钢在引进和学习了“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即“TPM”的基础上,并不以TPM来命名!因为,这涉及到侵占他国知识产权的原则问题,而是根据实情确立了“五制配套的现场管理”(即:以作业长制为中心、以计划值管理为目标、以设备点检定修制为重点、以自主管理为基础和以标准化作业为准绳的基层管理方式),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传统企业”设备管理方式的旧习惯。
 

3、明确了一个设备管理的方向:
 

 企业的“设备管理”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不明确的,在不少的企业里,设备系统的人员整天来得早、走得晚,忙忙碌碌,是在忙“设备维修”、是在为“设备完好”而努力。总之,是设备为了设备而工作。当今,国家已经明确地将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定位为“生产性服务业”,也可以理解为“设备要为企业的产品服务”!可见,企业的设备管理的重点必须转变到“产品、作业线的设备”上来、必须要转到“要服务于产品的全面生产维修”方向上来。宝钢的样板厂是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宝钢人从一开始就明确:设备要为企业的产品服务,企业要追求的目标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着产品转、生产和设备的关系,不是分段管理,也不是接力棒,而是企业中的“利益共同体”,要共同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努力;而设备系统追求的则是“用户满意”,这是当今时期质量的最高标准。
 

4、建设了一支设备管理的队伍:
 

许多企业设备管理的责任者不明确,重担压在各级领导者的身上,表现在:
 

a、企业不明确或没有设专职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的责任者;

b、不明确如何与现场操作工掌握的运行信息沟通;

c、不明确谁是设备管家?一些企业设备是谁也管、谁也不全管的状态。
 

宝钢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注重于上层管理(即让少数人参加管理的方式)的模式,将企业设备管理的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的积极性。推行的点检定修制,即“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体系,明确企业设备管理的重点是:“产品作业线设备”,每条产品作业设备线都设点检组,负责产品作业设备的状态管理,实施三位一体(产品作业线上的操作员、设备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点检制,建立了一支宝钢产品作业设备的管家队伍,设备管家贴近设备最有发言权,能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停产检修的现场指挥也由他们担当,更能提高管理效率。
 

企业建立一支产品作业线的“设备管家”管理设备的队伍,强化基层管理,使整个设备管理重心下移,让最了解、最熟悉现场设备运行技术状态的三位一体的设备管家,来“点检”并掌控设备运行状态,点检出隐患或故障后来掌管编制维修计划,强化了基础管理,符合科学发展观以确保企业产品制作的正常进行。
 

5、提高了一个设备管理的台阶:
 

宝钢实施以“点检”为核心的管理,其设备效率管理的进化,自2001年6月就开始实施了和世界上各企业设备管理指标接轨的“设备综合效率”即OEE的管理,并早就摆脱了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备完好率”的考核;进入到21世纪,如何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广大基层员工的积极性,领导指导作业的过程而以结果为导向实施考核,根据企业在市场获取的订单或合同,企业产品作业线上的管家们,对所管辖的产品作业线设备认真地消化吃透,根据产线设备中的最薄弱环节的产能和产品作业计划的产量,计算出考核阶段允许停产的时间,作为设备管理系统对企业产品保障的必要条件,严格做到“停产时间可控”!
 

6、突出了一个设备信息的数据:
 

宝钢股份“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也于2002年4月3日,经过11个月的试运行后,投入运行,其应用架构为:设备点检与给油脂周期管理、设备维修作业、设备维修技术,三大内容的优化组合。2007年2月,宝钢又提出了“由点检定修向状态维修转变”的理念,这是在新时期的一个符合世界潮流的、与时俱进的信号,给企业的设备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2007年11月,又进一步补充为“加强设备预防性和预测性维修”,这就更完善地阐明了当今时代设备的进化和我们的对策,要求点检要“预知状态、超前管理”;2008年11月,为应对市场的挑战,及时提出了“将设备改善和优化作为工作重点”的目标举措;随着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及互联网+装备保障等新思维、新理念的提出,采用设备状态数据采集器,具有网络传输和诊断功能。设备状况图能将点检员点检采集的数据,经计算机自动筛选后,存入“数据仓库”,通过积累、挖掘、利用、优化的循环,形成了设备状况趋势图、还有设备检修成本管理:预算、控制、适时统计、查询等,近年来,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又有了更新的发展;并在向智能化、智能维护的方向在努力。使宝钢的设备管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设备“第二代点检”在实施中,与“第一代点检”的差异之处:
 

“第一代点检”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国外、长期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当宝钢建设和投产后的需要,引进了“点检”,是从计划经济时代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因此,宝钢正在努力改革,仍然有一些传统管理的痕迹:
 

1、“一代”:管理重心下移,他不仅在查设备,而且还在管设备;“二代”:仅仅是查设备,很少有管理责任,主要还是领导说了算;

 

2、“一代”:真正的、全面的实施了“设备为企业的产品服务”;“二代”:正在从“设备为企业的生产服务”向“为产品服务过度”;

 

3、“一代”:解放领导、领导以指导作业过程为主,考核以结果为导向; “二代”:领导下达计划,精力在不断地检查过程,员工积极性待开发;

 

4、“一代”:是企业产品作业线设备的主人、保障者和委托方,有职有权; “二代”:向设备的主人、保障者和委托方过度,有一些还没有确定权;

 

5、“一代”:和“检修方”关系,是患者和医生的关系,有委托、要验收!“二代”:“操检合一”有个“度”的忽悠,不利于医、患关系的建立!

 

6、“一代”:是个适合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设备管理方式,如何国产化? “二代”:是个过度方法,国内学表不及里,没有明显改善,值得深思。

 

结论:

设备“第二代点检”,如不改革,正将从高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TPM,点检,班组建设,管理能力咨询培训@左明军老师.微信:13808969873

1.凡“装备保障管理网”的原创稿件,版权均属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责;2.本站旨在宣传助力中国工业2025,会员转载文章如牵扯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精益导航-工业设备人互联网商学院,在线免费学技能
网友观点网友观点
关注我们
华企工业智库
企业管理培训课程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