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费用

设备全面成本控制管理

编辑:旭光 来源:装备保障管理网 2017-09-06 我要评论 浏览量:

设备全面成本控制管理 设备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设备的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等。设备管理成本是企业中的各种与设备相关支出的综合,主要包括购置费用、

设备全面成本控制管理
 

  设备全面成本控制管理

设备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设备的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等。设备管理成本是企业中的各种与设备相关支出的综合,主要包括购置费用、维修费用、设备管理人工成本、维修材料费、外来维修费、停工损失、设备运行的水、电、汽的费用等。
 
企业生产对于设备管理有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保证设备运转的各项技术指标的正常;另一方面要使设备的管理成本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必须积极进行成本控制,尽可能达到人与设备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发挥设备投入应用效果。
 
一、建立科学的现代设备管理体系
 
1、建立科学的设备管理体系是现代设备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对设备寿命周期的所有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综合管理,成为设备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吸收了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应用和发展了故障诊断监测技术和统计推断的管理技术,引入了寿命周期费用等概念,建立以全过程管理、寿命周期管理、预防维修制度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体系,使设备管理部门从日常维修转变到状态监测上来,使设备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设备管理制度体系是设备管理体系的基础。可以建立以设备基础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备件管理、能源管理、润滑管理等为主线的设备管理制度体系。
    
3、实施科学的档案管理是设备管理体系的重要方面。要对其适时进行优化、修订和完善,通过动态管理来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要了解设备的使用性能,掌握操作要领,实施有针对性的维护和检修方案,充分发挥其潜能;要认真记录设备的性能指标,翔实记录各种备件的更换时间、损坏原因以及检修所需时间、更换周期,这些对计划检修、备件储备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强化设备前期管理成本控制
    
1、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调试等。设计、选用什么样的设备,对投产后运行的经济效益、设备维修投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设计选型时既要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适用性、维修性、安全性等因素,又要考虑到企业实际情况,尽量同原有的设备系列化,只有这样才能为设备后续生产、运行、维护的经济性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能单纯追求在设备前期管理中降低投资,从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这个角度看,前期的合理投入有利于降本增效。
    
2、设备的可维修性是降低维修费用、减少停工损失的重要措施,购置设备时要注重对其可维修性的考察。可以运用价值工程考虑寿命周期成本和使用效益,这是控制设备综合成本的有效办法。因此,在设备购置时,要对设备的购置费用、品质、性能、可维修性、使用维修费用进行综合分析,并考虑其经济效益、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求得最佳的价值。
   
3、技术资料是分析故障的依据,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对设备的后期管理起着重要作用。要力求做到设备的资料完整,重视资料的查收和建档工作。

除整理随机带来的技术资料外,还应注意收集包装箱内夹带的资料、各装配件附带的零星的资料,并经认真筛选后归档,近年来企业的进口设备越来越多,强化资料保管建档显得更为重要。
    
三、加强设备管理中的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措施。通过认真调查与统计分析,科学地制定设备管理的全面预算计划,并将指标层层分解、层层控制,对预算外和项目和费用严格监控,层层把关,同时认真进行实绩分析,有效地将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从而减少设备管理的浪费,降低成本。
    
四、做好设备使用维护保养阶段成本控制
    
1、设备维修是企业设备成本比较明显的部分。要降低维修成本,必须同其他环节的工作相配合,抓好全部各环节的管理。要注意加强设备制造单位和使用部门的横向联系,加强内部各部门人员的协调配合,共同管好设备,以达到设备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综合效率最高的目的。
    
2、建立设备管理责任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将综合效果与人员的工资收入直接挂钩。设备的正常运转,首要是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谁主管,谁负责,操作员工发现问题后及时汇报,采取必要措施防患于未然;同时交接班记录必须翔实客观,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进行细致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带病作业,努力保证维修的效果。
    
3、加强设备的点巡检工作。综合分析故障原因,具体包括:设计不良、操作不良、施工不良、运转不良、点检不良、诊断不良、修理不良等。对策:制造不发生故障的设备、彻底验收试运转设备、正确的运转操作、正确的定期检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保全信赖性等。
    
4、加强对设备的故障变化规律的研究。设备的磨损大致可分为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要在初期磨损阶段爱护使用,在正常磨损阶段精心维护使用,在剧烈磨损阶段前及时修理。
    
5、预防维修是企业应该首先考虑的维修方式。应根据设备的不同情况,运用预防维修方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维修费用,如对状态易于监测的故障实施预防维修。同进对于重点设备重点部位要重点监控,选择经济性的预防维修方式,努力杜绝设备零部件的非正常损坏以及设备事故的发生。
    
6、加强润滑工作。许多设备故障是由润滑不良引起的,维修人员必须掌握润滑材料的性能及其合理选用,了解设备的润滑特点,避免因管理和使用中的盲目性,引发众多润滑故障,加剧设备磨损、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对选定的代用油品和润滑油添加剂的应用,需进行试运行,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技术措施,只有在确认润滑效果良好的,方可正式使用。积极推行润滑工作规范化管理,对设备润滑实施定点、定量、定质、定人、定时管理。
    
五、加强零部件的修旧利废工作
    
1、积极推行修旧利废工作,对于确实有修理价值的零件,采用科学的修复技术,进行彻底修理,以备后用。对于更换下来的备件要分类处理,严格评估和总结,不断提高设备修理质量,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备件自给自修能力。
    
2、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重视技术改进工作,推广科学地应用修复技术,不断提高维修队伍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对设备中存在的不合理处进行技术革新与改造,改善设备的工作性能,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不断降低成本。
   
六、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
    
根据设备的综合效率,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对重点设备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管理。其主要评定要素包括:故障的影响、有无替代设备、开动状况、修理难度、对质量的影响、原值等。通过对以上要素进行综合评分,一般地讲,重点的A类设备约占15%,一般B类约占70%,次要的C类占15%左右。管理人员根据设备的ABC分类,有重点地、有效地实施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
    
七、设备成本控制的全员管理
    
设备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不能仅靠设备部门,而是要依靠企业的全体人员。通过完善岗位责任制,将设备成本控制工作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各环节职能部门的积圾性,正确处理部门间的利益矛盾,特别是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解决设备运行中的各种问题,提高设备管理效率,降低设备管理成本。
    
八、建立有效的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评估体系
    
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设备控制指标评估体系,真实有效地反映设备的投入产出情况和设备对于企业市场竞争的贡献能力。
    
1、要建立真正反映设备运用状况的设备统计指标,准确反映设备的待机时间、开机时间、故障时间、有效工作时间,以及设备和生产效率、生产量。
    
2、要建立设备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包括设备完好率、故障率、可利用率。
    
3、建立设备维修管理评价指标,包括设备维修时间、维修次数、维修人员工时利用率与维修质量等。
    
4、建立以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为目的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统计与评价指标,对设备成本进行统计分析。
    
5、建立设备安全性、环保性评价指标,包括设备诱发事故次数、综合安全性评价、排污与噪声等环保指标。
    
九、加大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力度
    
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推动设备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降低设备管理成本的有效手段。现代化的设备管理重点在“管”而不在“修”,设备管理要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
    
1)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要将从传统的事后维修到实行点检定修制和对主体设备推行“零故障”管理,从忽视质量管理到改进和强化设备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备件和检修质量的严格控制,从质量体系的认证到“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等的理念融入到设备管理全过程。
  
2)重视设备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升设备装备水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十、更新观念、提高员工设备成本控制意识
    
1)企业成本与经验呈反比关系,经验越丰富,企业成本降低的可能性越大。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通过平时对员工深入浅出的专业培训,并且创造机会让他们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对他们进行不定期的测试考核,并与员工的经济利益相结合,从而促进员工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反复地培训、实践、考核,逐步提高员工实施成本控制的业务水平,全面提升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
    
2)要从培训和引导两个环节人手,通过建立健全员工上岗培训机制和开展全员参与的岗位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自主维修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征集成果论文、举办展示板巡展活动、在基层班组播放录像片、开展班前5min学习,以及举办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表彰会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使广大员工对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并积极参与其中。
    
3)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指导企业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应当是企业员工共同的追求、价值理念和思想行为准则,对于员工的生产经营观念、凝聚力、忠诚度、自我控制、成本意识等具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员工必然具有良好的节约习惯和强烈的主人翁精神,能自觉维护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自觉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消耗。
    
设备成本的控制不是简单地限制各种支出,而是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从管理的不同方面主动地去降低成本。只有掌握设备管理和成本控制的主动权,不断优化工作程序,才能促进员工、设备、管理等要素的和谐共存,才能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TPM,点检,班组建设,管理能力咨询培训@左明军老师.微信:13808969873

1.凡“装备保障管理网”的原创稿件,版权均属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责;2.本站旨在宣传助力中国工业2025,会员转载文章如牵扯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精益导航-工业设备人互联网商学院,在线免费学技能
网友观点网友观点
关注我们
华企工业智库
企业管理培训课程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