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培育工匠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旋即引起了各行各业人士的喝彩与热议:在我国企业产品质量水准普遍欠佳的现实下,如何培育炉火纯青的工匠?如何令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蔚然成风?
结合企业运行特点、人才培育规律,工匠培育的流程可为:总体方案的策划、工匠种类识别、工匠环境营造、培育对象选拔、细节计划及实施、成果评价与激励、持续改善。
何为“工匠精神”
综合秋山利辉、亚力克·福奇等人著作中的观点,工匠精神的含义可为:品德优秀(例如秋山利辉“匠人须知30条”中的感恩、利他、有责任心等);敬业(长期专注工作);严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高水准(打造超越客户期望的质量水准;或达到行业最高的质量水准);创新(解决难题、突破现状)等。
总体方案策划
应基于国家对培育工匠(高技能人才)的政策与评审要求、本企业的经营方针与战略、现有质量和效率水准等相关因素,高层策划本企业培育工匠的总体方案,含:工匠精神在本企业的具体化含义、如何塑造工匠精神所需的环境、工匠种类及培育标准要求、培育的人数与时间表、内外部相关技能竞赛的简介、所需的资源种类与提供途径、培育成果的验证、激励的主要方式、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等。
该总体方案的策划,应充分吸纳企业各阶层的意见;定稿后,应成为企业运行制度的一部分,并予以公布、定期修改。
工匠种类识别
应结合国家对培育工匠(或高技能人才)的政策、相关方(客户、合作伙伴等)对本企业的期望、企业自身的愿望等因素,从德才兼备两个方面,确定本企业所需的工匠种类及其具体培育要求。
备注:国家对工匠(或技能人才)培育的政策,可参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等。
一般来说,工匠种类应覆盖关键生产工序,同时也应覆盖支持性部门,例如:品检、安全检查、设备维护等。工匠培育的其主要内容可包括:品德、敬业度、严谨性、岗位理论知识、岗位技能(含法定要求)、创新能力等方面。应参考“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境界,结合国家与地方政府针对工匠(技能人才)出台的评审要求、本企业的愿望,合理划分工匠培育的层次,并界定各层次的细化要求。
备注:国家针对工匠(技能人才)出台的评审要求,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关于实行技师聘任制的暂行规定》、《关于高级技师质量评聘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技师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管理办法》等。
应基于所识别的工匠种类,确定对工匠导师(师傅)的要求及来源。
工匠环境营造
如果一个工厂连伙食都长期令人难以下咽,却声称要培育行业顶尖高手的工匠,恐怕无人会把此话当真。故而,企业应努力营造可培育好、用得上、留得住工匠的良好环境。环境可包括软、硬环境。
软环境包括: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带头尊重与践行工匠精神,摒弃“差不多就得了”、“怎么省事怎么整”等不良思维与习惯;制定并执行合理且透明的工匠激励制度;虽尽力但成果绩效不显著的被培育者,不会受到歧视等。
硬环境包括:提供或配备必要的项目研究经费、加班津贴、工作伙伴、场所、设施仪器、实验材料等。
据新华社北京2016年3月5日电,“十三五”体现中国国家战略的百大工程项目,就包括了“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名高技能人才”。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考虑申请加入该项目。
培育对象选拔
把所有岗位的人员都培育成炉火纯青的工匠,愿望虽好但未必切合实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与消极情绪的产生,故应清晰地向全员表达如此观点:鼓励人人成为工匠,但不意味着非工匠岗位人员就不需培育、就不重要了。
应公布培育对象选拔的具体要求(德才素质表现、职业倾向测评等),并采用企业挑选、个人自荐等途径。在确定培育对象的名单时,考虑到我国技能人才学历普遍不高的现实,故注意不要唯学历论,而应不拘一格选人才;同时,应确保过程的公正性与透明度。名单确定后,高层可召开“工匠培育工程”启动会议,其内容可包括:宣布培育对象名单、公布培育目标与计划、公布激励机制、签订工匠培育协议书、培育对象发言等。
细节计划及实施
每一位培育对象应结合自身差距与实际情况、规定的培育目标与要求、企业的期望等因素,制定细节实施计划,其内容包括:培育总目标与阶段目标;传授方式(企业内部师徒制、内外部联合培育制、自学式等);培育内容细节要求(品德、敬业度、严谨性、岗位理论知识、岗位技能、法定要求、创新能力等);培育时间表。
应对每一位培育对象的进步情况、工作业绩进行动态的跟踪,并定期进行对标检查、调整、纠偏;并给予鼓励与支持。日本秋山木工公司有一做法值得借鉴:培育对象被要求写日志,以便详细记载每天的得与失;该日志被师傅、管理者看后,会定期提交给培育对象的父母;父母阅读日志后,会连同日志寄回信给培育对象;而培训对象阅读父母充满爱意的回信后,往往会非常感动,继而愈发坚定地面对修炼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应鼓励培育对象积极参与内外部各级相关的技能竞赛,以更好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应当注意,虽急功近利是塑造工匠精神的大忌,必须要鼓励培育对象追求精益求精,但也不意味着鼓励不必要的拖延,故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培育对象提高修炼效率,例如JM(工作改善,Job Method)、TRIZ等。
备注:TRIZ即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 Zadatch(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由前苏联阿利赫舒列尔在1946年提出。
成果评价与激励
基于企业培育工匠的总体方案的要求,应对每一位培育对象所取得的阶段性、总体成果予以评价。
依据评价结果,兑现所承诺的激励。但物质激励即便相对丰厚,也往往是象征性的,故更应让培育对象意识到:践行工匠精神,有助于其人生价值、使命感的最大化实现。所以,除奖金、汽车、房子等方式外,可考虑为其申请专利、专利效益分享、专利入股、以姓名来命名技能大师工作室、协助出版学术专著、赋予更大的工作使命等。
因为有时成就一个庖丁般的工匠,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境界,需要坐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冷板凳的修炼,所以除非培育对象有品性问题(例如提交弄虚作假的成果、把专用资金据为己有、精神颓废等),否则一般不赞成对其实施惩罚性的负激励。
除非有商业机密的考量,否则应对培育对象所取的成果及时进行推广,以便产生最大化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对成果丰硕培育对象的感人事迹进行客观宣传,以便进一步鼓励更多人践行工匠精神,令各级人员涵养符合工匠精神的良好习惯,推动企业整体尽快形成更好的工匠文化。
持续改善
应在企业经营会议上、或专门的工匠培育会议上,基于数据定期对该项工作进行分析,其内容可包含:阶段达标与总体达标人数是否符合目标要求;培育进度是否符合策划要求;所取得的成果及成果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工匠激励机制的合理性;企业整体工匠精神与工匠文化的进步情况;所需追加的支持等。依据分析的结果,应决定和落实需要改善之处。
结束语
诚如秋山利辉所云,工匠的成长之路需经历三个阶段:“守、破、离”。“守”即守师所授并熟练掌握;“破”即将师所授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灵活应用;“离”即达到自成一体的新境界(含新思想、模式、方法等)。——“守、破、离”要求企业与培育对象均必须耐得住寂寞。
参考文献:
[1] 秋山利辉.匠人精神[M].陈晓丽,译.台北: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
[2] 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M].陈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3] 根岸康雄.工匠精神[M].李斌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4] 桂杰,彭燕.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被奖了什么.[N].中国青年报.2015年1月5日.
[5] 杨晓东.如何补齐“大国工匠”培养短板. [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5年10月21日.
TPM,点检,班组建设,管理能力咨询培训@左明军老师.微信:13808969873